新闻中心
天宏平台官网:新老歌手“接力跑” “刘三姐”山歌代代唱
3月7日,广西一众山歌爱好者在柳州市鱼峰歌圩,唱山歌追悼“刘三姐”黄婉秋。 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
相传刘三姐便是从柳州鱼峰山跃下,被小龙潭中的金色大鲤鱼托起,骑鱼飞天。后世人为纪念刘三姐,在此处修建三姐骑鲤鱼升天雕像。男女老少汇聚于此以歌会友,久而久之形成鱼峰歌圩。
“如今广西歌成海,都是三姐亲口传。”20世纪60年代,电影《刘三姐》上映,风靡海内外。半个多世纪以来,“刘三姐”的山歌淌过岁月的河流,刻进几代人的记忆,成为广西文化符号。
彼时还是小学生的陆连芳,便是“刘三姐”的忠实粉丝。“小时候看《刘三姐》电影,对她心生倾慕,并在心里埋下了想学唱山歌的火种。”
长大成人后,陆连芳“拜师学艺”唱起山歌,并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“鱼峰歌圩”代表性传承人。她奔走柳州各校园、社区传承山歌文化。
“得知黄婉秋老师去世后,内心深感悲痛,她一生都在做‘刘三姐’文化的传承者。”陆连芳表示。对黄婉秋最好的缅怀,便是传承好“刘三姐”文化,将山歌代代相传。
“刘三姐文化内涵丰富,它不仅是广西的,也是中国的、世界的。”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黄晓娟接受采访时曾表示,刘三姐文化在现代化的今天既面临着挑战,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。
来自广西玉林的孪生兄弟李玉宝、李玉钦出生于1999年,俩人自幼看《刘三姐》电影长大,对山歌也有着浓厚兴趣,并通过网络传唱山歌。李玉宝说:“互联网的传播面较广,年轻人喜欢新奇、有趣的内容,我们把生活中有趣的段子、美食改编成山歌,让年轻人更易于接受。”
与此同时,广西各地将山歌引进课堂。越来越多“山歌王”走进校园,登上三尺讲台“传歌”。在学生心中点燃千年山歌的火种,让山歌的活力延续下去。
作为广西经典的文化符号,“刘三姐
2023年3月4日3时16分,黄婉秋与世长辞。但正如她在弥留之际所言,“天上,人间,我心永远与你们同在。”她对“刘三姐”文化的贡献和传播,激励着更多人在传承路上不断前行。(完)
本文由天宏平台注册【联盟认证】编辑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
本文链接: http://davef.net/news/92.html